看完一本書,一篇文章,只是在當下覺得有印象,受益匪淺,過后竟不自覺地忘了。
雖然知道大多數是有這般同樣的體驗,但與此同時也看到不少優秀者能夠很好地把這些已看已學的內容,游刃有余地去應用,甚至評出了道理。
仔細地研究其間的差距,不外乎,他們是有認真地做了筆記,認真地去思考其中內容,更是時不時反復翻看加深記憶,而且還會一直保持著相應量的輸出。
這些看似是一筆帶過的行為,需要的是日積月累地堅持,以及很有方向的自律,以及沉浸在還沒有成就的默默無聞的堅定信念。
曾經也嘗試過這樣去做,后來才發覺,一時興起并不難,難的就是這份還沒有成績與正反饋前的堅持。
如果沒有達到嘗試一定量的決心,卻一直在奢求質的飛躍。只要靜下心來,客觀的分析,就自然會覺得的確有些可笑。
一些好的內容,是真的需要一次次地揣摩,了解,才有可能在某一時刻突然豁然開朗。
在看了一些優秀的評論文章之后,也曾想過,為什么同樣是閱讀,怎么自己就沒想到那些新穎的觀點呢?而有些觀點自己也有相同的看法,怎么就沒有寫出來呢?為什么寫也達不到人家的這種共鳴感呢?
說到底,還是要多思考多練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