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學生時代,寫過這樣的一些話,金錢可以買來大的房子,但買不來婚姻的幸福,金錢可以買來華麗的衣服,但買不來內心的快樂。
只是,長大以后,竟然發現,其實很多時候,金錢有時候能夠買來快樂,畢竟,大的房子,華麗的衣服等之類的一些物質,還是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快樂和幸福感。甚至,有時候,金錢甚至還能夠給人帶來健康。
就比如有一個段子是這樣子說的,一個姑娘跟自己相戀多年的窮小伙子分手,分手的時候,窮小伙子說,以后一定要多喝粥之類的,因為這女孩有胃病。但女孩子說,富豪帶她去國外治好了她的胃病。
看吧,金錢甚至能夠買來健康。
但在現實生活中,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在經濟能力不足的時候,有的時候花錢買一些東西,甚至會覺得心疼。比如買什么東西貴了以后,即使咬咬牙買了,也覺得有一種愧疚感和自責懊惱的情緒。
如此說來,有一些消費卻讓自己心情變得更加的不好。
但下午自己看過這樣的一篇文章,說其實有一些消費是有必要的。比如和相愛的人去住星級酒店之類的事,哪怕花了大錢,但真的買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儀式感。比如買了牌子的衣服,穿上以后也買來了心情愉悅。
這也讓自己忍不住感嘆,其實消費和心情的關系,大概也取決于一個人的消費觀。同樣經濟能力不濟的人,買了同樣的東西,有人覺得買來了快樂和值得,有人卻覺得懊惱和自責。
因此,也就告訴我們,要培養積極樂觀的消費觀。對于一些已經買了的東西,就應該享受消費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