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稚嫩的手筆寫不出那坎坷和辛酸,但一說到這個話題,思緒如海邊翻滾著的浪花,不斷拍打著我的心房。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鄉(xiāng)村。這里,十分落后。沒有手機、快遞,也沒有商店,人們熱情卻又迷信,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是文盲,沒有讀過書。我從小就立志要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一直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每天天還沒亮我就起來干活,干完活后就踏上了上學的旅途,那學校距離我家有差不多5公里遠,只有五個老師,一個班十幾個人,可是我卻很喜歡這個學校,因為那里的很多孩子跟我一樣,眼睛里充滿著一種光——一種渴望用知識來改變命運的希望之光;除此之外,五個老師聽說都是大學生畢業(yè)來這里支教的,他們懂得都很多,我很喜歡跟他們聊天,問他們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他們都很樂意為我解答。從他們的描述中,我的視野開闊了,思想也得到了深化,透過他們,我知道了外面許許多多的事,也對許多的大家充滿了敬佩。
隨著時光的流逝,在無數(shù)個黎明與黑夜汗水的交織下,我考上了一個縣里不錯的高中,重新開始我新的求學之路。如今,坐在考場上,看著這個作文題,我的腦海是一片波瀾壯闊內(nèi)心卻又是一片平靜。風雨人生路,我沒辦法說得很深刻,但我走過了十幾年,這十幾年,我每天都是起早貪黑,一邊在與艱苦與貧窮作斗爭,一邊又在堅守著我的夢想,這里面的辛酸只有自己懂。但是,與以后的人生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踏上社會,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yè),為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那這十幾年的風雨人生路,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時此刻,我的筆在試卷上書寫著我的答案,這是我對自己人生的一份答卷,不管結(jié)局如何,我都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