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自己有時候不想去做很多事情,還是因為太懶了,下不定這個決心就沒有辦法起身去行動,當執行力不強的話就很容易默默磨磨唧唧,做事情慢的要命。
可是我卻清楚的記得曾經的我不是這個樣子的,曾經的我非常興奮,今日事今日畢,如果說今天有了哪些任務我一定會第一時間做完因為我總感覺以后還會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但是時間又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把每一寸光陰都充分利用,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現事情打架的狀況,導致兩件事情或者是多件事情都做不好,我害怕出現這樣的矛盾和意外,所以,爭分奪秒。
當走過的路程有那么一段之后,我發現自己好像也并沒有那么忙,又或者當我們進入了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之后,閑散和忙碌可能是交替的兩種狀態。
或許我總是覺得很多路走的寬長起來,就會有太多的事是非非。就像教育小孩子一樣,很多時候打壓式教育看似簡單粗暴有效,但實際上卻總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我突然就在想,有時候我對弟弟妹妹的教育方式是否也太過于有這個傾向化,所以就在日常的細節當中加強反思。每個人都喜歡聽,肯定自己和認可自己的言論,有時候我們說一些好聽的話,換一種表達方式,也許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這個道理幻在生活當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上面好像都同樣。如果一條路走不通,那么我們換一條路同樣可以到達目的地,我們并不在意那條路上一定有怎樣的風景,我們只是想要到達終點就足夠了,不管是坐的公交還是打車都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人生的許多哲理,有時候仔細想一想,可真有趣。